从华为看中国二价钛制造产业(上半部分)
最近,华为成了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当然,人们普遍认为华为太强了。它不仅是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旗帜,也威胁着西方同类型高科技的生存,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敏感问题。。而通过华为的发展定位,让我们来看看中国的二氧化钛制造行业,这是钛白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上图)规模大但实力不强的二氧化钛企业
2017年,中国的二氧化钛总产量达到了惊人的286.5万吨,这是2017年41家国家全流程钛白粉企业(集团)创造的奇迹。与2016年相比,总量增加27万吨,增长10.49%。在近300万吨二氧化钛中,金红石型占2276426吨,锐钛矿型443,272吨,非颜料型149,841吨。三者的比例分别为79.33%、15.45%和5.22%。如此大的产能已经占到全球二氧化钛产能的一半左右。
但在巨大产能的背后,折射出中国所在的钛白粉企业的残酷现实。从规模上看,达到10万吨的二氧化钛生产厂只有10家左右。在这10个中,只有两个能达到30万吨以上。相比之下,化学的产能接近120万吨。分散发展的后果是,大量优质资源、科研力量、人力严重浪费,企业规模和产品质量难以得到有效升级和利用。并形成了低周期竞争、低周期扩张等恶性循环的死胡同。
而作为西方主流的氯化二氧化钛,中国只能是一个开始。2017年,中国的氯化二氧化钛产量增加了近58%,比16年增加了近6万吨,但只有16.75万吨,占全年二氧化钛总产量的5.8%。差距是巨大而明显的。
在产品质量方面,中国生产的二氧化钛大部分还用于低档乳胶漆等产品。出口市场也主要面向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只需要大量低端二氧化钛的国家。只有一部分产量出口到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而且大部分只用于他们的低端产品,比如道路标线漆,比如2017年中国对美国的二氧化钛出口量只有4.62万吨,仅占83万吨二氧化钛总产量的5.6%,占中国2017年近300万吨总产量的2%。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和美国暂停相互加税的好消息传出后,中国的许多行业都真正欢欣鼓舞。其结果是,股市大幅上涨,产品价格上涨,但中国二氧化钛行业对这一消息没有反应的主要原因。
至于高端行业和高利润行业,如航空、汽车涂料,中国的二氧化钛产品在性能上大多达不到标准。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高利润的市场长期被西方二氧化钛制造商垄断。在产品质量方面,例如同样采用硫酸工艺生产的日本石原和亨斯迈金红石型二氧化钛,隐蔽力强,分散性极强,颜色稳定性好,这些都是中国制造的硫酸盐工艺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大多数型号都达不到那就是。